图片
林先生今年52岁,平时身体不错,就是有点轻微高血压。
前阵子听说“晚上睡前喝水可以预防脑中风”,就养成了每天睡觉前“灌一杯水”的习惯。
没想到,某天凌晨,林先生突然憋醒,冲进厕所后头晕眼花,脚一软直接摔倒在地。送医后检查为夜间低血压合并脑供血不足。
图片
医生提醒:喝水没错,但不是所有时间、所有水都适合晚上喝。
一、晚上喝水,真能防中风?别被“健康谣言”骗了不少人听说晚上喝水能稀释血液、预防血栓,就开始在临睡前“强行进水”。
但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指出:夜间中风的诱因虽与血液黏稠有关,但并非靠睡前喝水就能解决。
实际上,夜间人体交感神经活动减弱,肾脏排水功能下降,喝太多水反而增加心肾负担,影响睡眠质量,还会诱发夜间高血压波动。
图片
尤其是老年人、心脑血管病患者、前列腺肥大者,睡前喝水不当,很可能引发夜尿频繁、心慌头晕,甚至出现低血压晕厥、心衰加重等风险。
二、睡前“喝水保命”?视情况而定,别盲从水当然重要,但喝水的时间、方式、种类,比喝不喝更关键。
中国营养学会建议:成年人每日饮水量约1500~1700ml,可分多次饮用,不建议集中在睡前摄入大量水分。
如果白天饮水充足,其实根本不需要刻意睡前“补水”。
图片
而对于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慢性肾病的人群来说,更要避免夜间大量饮水,以防血容量突增引起血压波动或肾脏负担加重。
三、医生提醒:睡前千万别喝这3种水哪怕再渴,以下这几种水,医生建议睡前不要碰:
1. 冰水
图片
很多人夏天习惯喝冰水降温,但睡前喝冰水会刺激胃肠神经,导致胃部痉挛、腹胀,影响睡眠。
对老年人来说,冷刺激还可能引起血管收缩、心率变化,诱发心脑血管事件。
2. 饮料、果汁、含糖水
图片
这些水虽然“有味道”,但含糖量高、刺激胰岛素分泌,会打乱夜间血糖稳定。
尤其是糖尿病患者,睡前喝含糖饮料,等于给自己“投喂风险”,不仅干扰睡眠,还可能引起夜间低血糖反应。
3. 药水、保健型饮品
图片
市面上一些“助眠水”“排毒水”,打着天然、无害的旗号,其实成分复杂。
部分含咖啡因、褪黑素、草本提取物,一旦与正在服用的药物发生代谢冲突或叠加作用,可能导致肝肾损伤或神经紊乱。
医生提醒:所有带功能性标签的饮品,睡前饮用前都应咨询医生,不可盲目听信广告。
四、那晚上到底能不能喝水?这样做才安全如果临睡前确实口渴,可以少量、温水、小口慢饮,一般控制在100ml以内。
图片
更重要的是,白天科学补水才是预防血液黏稠、保护心脑血管的根本。
几点实用建议如下:
起床后:空腹先喝一杯温白开,激活肠胃功能。
两餐之间:补水最理想时间,建议每小时喝100~150ml。
运动后:及时补水,避免电解质流失。
晚上7点以后:逐渐减少饮水量,为睡眠做准备。
此外,如需服药,按医生建议时间服用,切勿为“配药”刻意大量饮水。
图片
五、结语:水是生命之源,但喝对时间和方式,才是养生关键很多人把“喝水”当成一种健康仪式,却忽略了水的摄入也讲科学。
睡前盲目喝水非但不能养生,反而可能添病。
尤其是中老年人群,在喝水这件小事上更要当心,宁可白天多喝,也不要晚上猛灌。
图片
记住这句话:水喝对了是良药,喝错了是隐患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盛达优配-股票配资论坛资料大全-10大配资平台-股票日内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